行业资讯

孙瑞哲: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 构筑行业命运共同体
来源:中国纺织

    1月23日,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工作总结大会上,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作了主题为《团结凝聚智慧 务实服务行业 实现高质量发展》的总结报告。
    报告中孙瑞哲特别强调了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,构建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。孙瑞哲指出构筑行业命运共同体,从“我”到“我们”包含三个层面含义:凝聚智慧——协同关系、团结互联;构建平台——创新驱动、专业务实;跨界融合——拓展需求、价值再造。
    在讲到凝聚智慧——协同关系、团结互联问题时,孙瑞哲指出行业智慧,不仅是对“元素”的识别,更是对“矛盾”的解决与“关系”的理顺。从外部环境来讲,解决矛盾就是要解决供需结构不平衡、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产业收益不平衡;产融结合不充分、环境建设不充分、创新应用不充分等矛盾。从联合会内部工作来说,要理顺关系,即要理顺 人与事的关系、 事与事的关系、 人与人的关系。解决矛盾是为了促进产业提升,理顺关系为了完善机构建设。
    凝聚智慧——协同关系、团结互联
    解决矛盾:促进产业提升
    三个不平衡
    孙瑞哲指出,供需结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产品供需不平衡、要素供需不平衡等方面。其中,产品供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产品同质化倾向较重,部分行业存在阶段性、结构性产能过剩,供需匹配存在错位,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、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凸显,品种结构、品质质量、品牌影响亟待提升,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亟待增强。要素供需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原料市场受机制政策影响,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等方面。主要表现在,国内外棉价差较大,降低了纺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;棉花质量不高,有效供给不足,不能满足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。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使行业发展受制约。
    孙瑞哲说,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资源要素分布、竞争优势变化与多年发展形成的产业区域格局存在不匹配问题。尽管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下,纺织产业有序转移,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,但区域发展不平衡、不协调的总体格局尚未根本转变。这种不平衡阻碍了资源的高效流动与应用,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    孙瑞哲说,产业收益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资产回报率、劳动报酬偏低的现状,这折射出行业盈利能力与经济贡献的错位。行业在社会利润分配中的相对劣势地位,使得优质资源不能够在行业有效聚集,从而制约行业的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。
    三个不充分
    在讲到产融结合不充分问题时,孙瑞哲说,由于政策执行不到位、社会认知有偏差、金融市场不完善,纺织工业一直深陷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泥潭。融资渠道缺失,企业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使用不足,行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。
    在讲到环境建设不充分话题时,孙瑞哲说,每年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在海外实现,但海淘到的产品却很多来自中国;消费范围也从奢侈品等转向奶粉等日用品。这反映出消费外流的原因不只在制造能力上,也在品牌影响与消费环境上。从根本看文化建设和责任建设不充分。从文化建设方面讲,纺织服装作为文化载体和时尚表达,离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目标依然有差距,中国时尚话语权尚待提升,品牌影响力有待深化。从责任建设方面讲,市场竞争的公平性、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挑战,假冒伪劣的个别现象对行业消费环境形成了破坏,赊销行为对供应链诚信与产业协同造成了一定影响,信息时代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亟待探索。
    在讲到创新应用不充分问题时,孙瑞哲讲道,科技硬实力的创新不充分:中国纺织科技创新要素投入不断加大,创新产出连年递增,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有待提高,在核心技术、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技术方面创新仍显不足,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。他说,从2015年开始,中国知识产权相继实现两个“100万件”突破,即年发明申请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都突破了100万件。但专利含金量低、成果转化率低,知识产权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异化,有统计显示中国专利的转化率约为10%,而专利资本化的比例较低,大多数专利处于“闲置”状态。
    理顺关系:完善机构建设
    孙瑞哲讲道,理顺关系,就是要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、事与事的关系、人与人的关系。 人与事
    人与事的关系要遵循“责有攸归”、谋事在格局、成事在人才的原则。谋事要从大格局意识,从整体理性出发,谋符合行业根本利益、长远利益的事。成事要有大责任意识加职业化机制保障:秉承高度的行业责任意识,责任到人,负责到底。在工作内容上,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做按照专业分工应该做的事情;在组织管理上,进一步强化职业化机制,建立合理的职能安排与有序的合作机制。
    事与事
    孙瑞哲说,处理事与事的关系要遵循“和而不同”。一方面,从事的差异方面看:按照各部门/成员单位的职能设置、工作基础和资源实力,科学规划、有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,避免业务规划与项目设置的重复性、同质化与冲突性。另一方面,从事的合力角度来看,要依托平台效应,形成分工合理、优势互补、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协会工作格局。比如,社会责任在细分行业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渗透与内化;“走出去”及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。
    人与人
    孙瑞哲说,人与人的关系要“同舟共济”。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。一是,人的共同价值观念:“联合、协同、一致、高效”是中纺联共同的理想理念、价值观,是每一位干部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。二是,人的多样化生态:倡导不同专业、不同代际、不同禀赋人才的创新融合与经验共享,确保中纺联人才环境的生态多样化、技能备份化、员工专家化。三是,人的民主与集中决策:群策群力,集思广益,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。
    构建平台——创新驱动、专业务实
    在谈到构建平台问题时,孙瑞哲讲道,平台战略的出发点是聚焦中国纺织工业的“新定位”。平台战略的目标是建设纺织科技、品牌、可持续发展、人才强国,具体来说就是,纺织科技强国建设——建立以纤维材料与智能制造为突破的科技创新力;纺织品牌强国建设——建立以时尚创意与消费引领为目标的品牌消费力;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建设——建立以环境友好与绿色循环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责任力;纺织人才强国建设——建立人力资源自然流向与价值孵化为基础的人才凝聚力。
    孙瑞哲说,构建平台要重点思考四个“是什么”?即真正的平台战略是什么?联合会作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魅力特质是什么?我们各自处在这个平台上的“站点”与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有效保障平台战略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是什么?
    真正的平台战略是什么?
    立足于“科技、绿色、时尚”的行业新定位,设计、构建、布局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与关键需求链的用户场景;能有效规避内耗与资源的重复投入。
    联合会作为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魅力特质是什么?
    专业极致的服务能力/高效无障碍的内部互补能力/ 持续开放的外部引流能力,能最大程度盘活存量,更能最大可能激发增量。
    我们各自处在这个平台上的“站点”与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
    有细分的专业纵深/有差异化的服务模式/有可彼此嵌入和联动的需求规划;有各自拿得出手的明星业务:传统业务“品牌化”,创新业务“务实化”。
    有效保障平台战略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是什么?
    动力机制:命运共同体意识/利益共同体模式/责任共同体机制。这是内部的责任驱动力与外部的利益机制保障。
    跨界融合——拓展需求、价值再造
    在讲到跨界融合问题时,孙瑞哲说,行业竞争基础要从单一产品功能转向产品系统性能;纺织的魅力所在,在于开启一个更加崭新、无限可能的世界;未来,将会有更多新物种加入到“我们”中来,未来的“我们”会更加壮大;明日“大纺织”的生命力延展与价值再造:“往广处走,往深处去” 。
    跨界融合的方式——产融结合、大数据应用、智能制造、艺术融合……
    孙瑞哲谈道,探索产融结合的新模式,即加强对面新模式的跟踪研究,并通过积极引导“(预备)上市公司+私募股权投资(PE)”产融发展模式,围绕主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进行产业升级。行业协会加强在上市培训、行业政策、市场反馈、企业形象上的相关配套服务,加快形成专业协会与企业联动发展格局,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。同时要重视大数据应用:大数据精准预测实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与柔性制造、零售管理、消费行为分析。此外要加强智能制造,加强智能产品/智能运营/智能装备。最后要加强艺技融合,实现传统文化、现代时尚、设计技艺与各艺术领域内的深度融合。
    应用——“上天入地,利己达人,往广处走,往深处去”
    孙瑞哲说,纺织行业将深层次地应用到更加广袤的领域。以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与应用为例。医疗卫生、过滤、土工建筑、安全防护、结构增强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,为促进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随着在许多未知应用领域的拓展与纵深,未来大纺织将在更深远的意义上,为自身的“民生产业”与“强国产业”的定义,注入新的时代注解:体现在医疗卫生、土工建筑等领域,从改善“生活质量”到“生命质量”,大纺织实现与人民生活利益的“强相关”;体现在安全防护与航空航天等领域,从满足一般功能性需求,到“高精尖”,大纺织实现与国防安全利益的“强相关”。